什麼是隱私幣
華為“天才少年”新創公司,人形機器人已在做家務了
3月10日,智元機器人發布首個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啟元大模型(GO-1,Genie Operator-1),并同步宣布其通用具身機器人已量產下線1000臺,覆蓋工業與商業場景。
智元機器人總部位于上海張江科學城,其聯合創始人兼CTO(首席技術官)為彭志輝,曾被稱為華為“天才少年”。
公開資料顯示,彭志輝1993年出生于江西吉安,2018年研究生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信通學院后,后就職于OPPO研究院AI實驗室。2020年,彭志輝以“華為天才少年計劃”最高檔年薪201萬元,加入華為團隊,從事昇騰AI芯片和AI算法相關研究工作。
彭志輝于2022年年底從華為離職,2023年2月聯合創立智元機器人。同年8月,彭志輝和他團隊研發的首款具身智能機器人“遠征A1”智能機器人,完成首次公開亮相。2024年1月,智元機器人與北京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,著力解決關鍵具身智能技術問題。
智元具身研究中心常務主任任廣輝提到,目前具身模型在落地上還面臨四大困境,一是現有的具身模型泛化性相對差一些,比如過去是在實驗室訓練模型,換了新的場景其成功率就會大幅下降;二是擴展新任務還面臨挑戰,即訓練了一個新任務后,再想做其它任務,又需要大量數據,成本會非常高;三是不同本體數據無法共用,也導致數據成本比較高,比如智元公司就有多款本體,但不同的本體適應于不同的場景時,數據難以共用,導致成本居高不下;四是難以形成完整的數據回流系統,就像自動駕駛場景中,如果模型不能從回流的數據再不斷進化,會導致模型沒辦法持續進行性能提升。
而現在,通過開源,使得機器人向通用化邁進,不再是執行單一任務,而是能做多種任務協同,也能從封閉場景走向開放世界,不再局限于實驗室了;上一代機器人大多預設了一些程序,而現在機器人越來越能夠理解人類的指令。此次大模型的發布,也可以加速具身智能的普及。
此次發布的GO-1大模型,借助人類和多種機器人數據,讓機器人獲得了革命性的學習能力,可泛化應用到各類的環境和物品中,快速適應新任務、學習新技能。同時,它還支持部署到不同的機器人本體,高效地完成落地,并在實際的使用中持續不斷地快速進化。
GO-1大模型將加速具身智能的普及,推動機器人將從依賴特定任務的工具,向著具備通用智能的自主體發展,在商業、工業、家庭等多領域發揮更大作用。
任廣輝表示,人形機器人走向家用市場大約需要5年時間,而價格可能在5萬元這一級別。不過,對于每一個場景,每一個用戶以及任務,機器人需要的能力千差萬別,產品形態也各不相同,但諸如端茶倒水、做早餐這樣的場景,目前在軟件系統能力層面,數千元到1萬元的投入,已經能夠在家庭場景中實現。
南方+記者 郜小平